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记者李斌)首都各界800多人怀着沉痛的心情,今天上午来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送别著名物理学家、国防水声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汪德昭同志。
汪德昭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汪德昭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李岚清、温家宝、刘华清、吴阶平、丁石孙、宋健等分别以各种形式表示深切悼念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
周光召、卢嘉锡、朱光亚等参加了汪德昭的遗体告别仪式。
汪德昭是江苏灌云县人。1928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4年6月赴法国巴黎大学朗之万实验室任研究生,194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法进行科学研究。1956年底应周总理号召携全家回国,1957年被增补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声学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国防科工委水声学领导小组组长、顾问,欧美同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留法同学会理事长,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几十年来,汪德昭在科研上做了许多出色的工作。在法国期间,他因博士论文《大小离子平衡态研究》,荣获法国科学院虞格大奖,并被誉为“朗之万—汪德昭—布里加”理论;二战期间,承担了“主动声纳加大功率”的研究,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64年组建中科院声学所并出任首任所长。1965年组织并参加了我国北海的水声综合试验。1975年起草我国海岸水声预警体系的研究发展规划。1978年,汪德昭亲自率领一批水声专家远赴西沙群岛海域进行我国的首次深海水声试验。汪德昭是我国首先积极倡导研究白鳍豚的科学家,并带领科研小组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
汪德昭在国际学术活动中为发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声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做出了贡献。鉴于他突出的科学成就和推进国际国内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他曾荣获法国声学学会最高奖章、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法国总统颁发的军官级荣誉军团勋章等多种重要科学奖励。